開車出行期間,總是離不開交警、電子警察和“隨手拍”的時刻監督。不僅如此,北京近日還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采用了“車輛衛星定位系統”采集車輛交通違法行為信息!
系統究竟如何運作?主要嚴查的是哪類車輛?會不會泄露隱私?下面小保就為朋友們做出詳細解答!
對省際客
根據《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旅游客車、包車客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出廠前應當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
交管局掌握電子眼信息,北京市交通委掌握以上車輛的GPS信息,信息互聯互通后可以共享數據,無論司機遮擋號牌還是在行駛中故意關閉GPS,相關交通違法行為,都會記錄在執法平臺上,并作出相應處罰!
車、旅游客車、危險品運輸車、重型貨車等重點客貨運車輛疲勞駕駛、闖禁行等違法行為進行非現場執法根據北京市貨車行駛規定,晚11點之后,允許進入五環路。如GPS顯示車輛提前駛入,即使沒有電子眼拍攝,也可以將車牌號錄入非現場執法系統。
相關車輛未安裝衛星定位裝置
市交通運輸部門對車輛存在不按規定打開衛星定位裝置行為的,將依據《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對相關企業處800元至8000元罰款。
02
未按規定時間、線路行駛
對駕駛人依法予以罰款100元,駕駛證記3分的處罰。
03
疲勞駕駛
對駕駛人依法處以罰款200元,駕駛證記6分的處罰。
4
系統是否會侵犯個人隱私?
《道路交通安全法》114條經明確規定,允許以技術監控設備獲得的數據作為執法依據。
同時,根據2014年交通部頒布的規章,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安裝范圍限定在對公共交通影響最明顯的?;?、重型貨車、大型客運車輛和校車等車型,對這些車型的強化管理,既保障了正常的交通環境,又不會侵犯到公眾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