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珠海、梅州、佛山等地重卡貨車開始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設備
年初,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應急管理廳、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廣東銀保監局聯合印發《廣東省重型貨車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工作方案》(粵交運〔2021〕40號),要求各地級市在2021年6月底前,粵籍重型貨車完成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安裝工作。前期捋順相關工作后,河源、珠海、梅州、佛山等地重卡貨車陸續開始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設備。
4月16日,珠海市交通運輸局在信達車輛檢測站舉辦全市重型貨車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及ETC裝置安裝啟動儀式,標志著該市重型貨車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及ETC裝置安裝工作全面啟動。
珠海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珠海市“兩客一危”車輛已經100%接入智能監管系統,但由于重型貨車行業普遍存在“小、散、弱”等弱點,個體經營業戶眾多且經營較為分散,導致貨運車輛接入進度較慢,目前珠海市登記在冊從事營運的半掛牽引車以及總質量為12噸及以上的重型貨車6460輛,組織實施安裝工作任務重,難度大。該市各級機構已全力協作,力求能確保2021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4月15日,河源市舉辦重型貨車全面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啟動儀式。全市預計4846臺12噸及以上的普通貨運車輛將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的安裝。
按河源市交通運輸局要求,重型貨車將在6月30日前需完成安裝和數據接入工作,未安裝的河源籍相關車輛,后續將可能無法辦理新增營運及年審營運證業務。
日前,梅州舉行全市重型貨車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安裝工作啟動儀式,這標志著全市重型貨車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安裝工作全面進入快車道。目前梅州登記在冊從事營運的半掛牽引車以及總質量為12噸及以上的重型貨車共9438輛。
梅州市交通運輸局高度重視,多次深入基層調研,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市8個縣(市、區)設置了18個集中安裝點,有力引導企業經營者快速安裝;并積極協調設備生產商、平臺服務商和貨運企業等相關單位合力攻堅,加快推進重型貨車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工作,提升安裝進度,確保2021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安裝任務
IOV114發現,或許是因為時間短任務重的緣故,部分地市允許貨運經營者根據自身經營需要,可選擇投保保險機構免費安裝和貨運經營者自費安裝兩種方式,也就是說,運輸企業、車主可以選擇自費安裝,但設備必須是18家入圍單位之一。
只是有卡車司機日前爆料稱,有保險公司要求司機購買3年的全保才能提供免費的視頻監控安裝。也有車主掛靠的運輸企業要求車主繳納安裝費用,3000~3880元不等,并表示以后將與車輛年審掛鉤。很明顯,運輸企業轉嫁安裝費用給車主,不符合廣東省相關政策,但為什么免費的不裝,而要選擇自費呢?大抵還是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雖然政策要求是保險機構出資,對運輸企業和車主免費,但保險公司既不是財政單位,又不是慈善機構,憑什么就要承擔這15~18億的費用?降低事故,降低保險賠付率,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畢竟是沒有確定的、在未來的東西。
但政策既然出臺,而且是政治任務,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怎么推進?IOV114了解到,目前的做法應是從車輛保險營銷費用中扣減,一年1200,三年3600。但如此一來,運輸企業相關車險營銷費收入就沒了3600,一百輛車就是36萬,對一些收掛靠費的運輸企業而言,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平白少了這么多錢,誰甘心?所以心黑一點,就想渾水摸魚,誘導車主付費。正常的思路是,考慮自行采購安裝,然后讓保險公司正常給付營銷費用,因為他們并不認為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設備采購+安裝+運維+流量需要3600,自行采購還可以再降低一些價格。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地方允許運輸企業自行采購安裝,為什么會有運輸企業想要轉嫁費用給司機的原因。尤其是轉嫁費用給司機,此舉必然會引起反彈,進而造成不良影響,有關方面應該警惕。而運輸企業自行采購安裝,也應加強設備抽檢、數據質量檢查等。
總的來說,政治任務之下,各方用力,但同時也有各方圖利,各路神仙以及鬼怪都會趕集一般出現,據了解,就有某市強制要求設備只能使用廣州移動的物聯網流量卡,否則不予登記。此外,正好遇上芯片以及存儲設備大缺貨,在需求短時間內大量出現的背景下,一是設備必然會漲價,二是設備質量需要引起關注,三是安裝費用也可能提價,四是很考量設備企業的供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