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025年重卡主動安全防控設備使用率達50%
圍繞以上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六大主要任務:構建制度新體系、健全監管新機制、注入企業新動能、強化設施新保障、開創文化新引領、建設應急新能力,將通過八大提升工程來推進實施。
制度標準規范提升工程。
制修訂農村公路、鐵路等重點領域系列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制定創新產業和新興行業配套安全管理制度,構建省市縣三級安全監管權責清單體系,建成覆蓋交通運輸全領域的安全監督檢查手冊和檢查規范。
監管執法精準化提升工程。
完善交通運輸重點領域企業及從業人員信用管理體系,全面開展非法營運車輛動態研判查處,完善治超聯網信息系統等科技治超手段。
運輸過程動態管控提升工程。
深化應用道路運輸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信息化支撐、全鏈條監管”的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防控體系,建立融合船舶登記、船員、船舶進出港等系統的一體化信息平臺。
企業安全管理提升工程。
修訂完善交通運輸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手冊,健全完善交通運輸各領域安全風險管控技術指南、隱患識別判定標準,深化重點領域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推動“兩客一危”、港口危化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管理,全面推廣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提升工程。
建設2.5萬公里農村公路安防工程,大力實施危橋改造,推進渡口撤除工作,推進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建設全覆蓋。
車船設備技術提升工程。
全面取締本省籍單殼危化品運輸船舶,全面完成危化品運輸船舶標志標識設置,探索建立車輛船舶“運輸安全碼”,建立重點營運車輛技術狀況智慧化監測平臺,嚴格危貨車輛罐體和港口儲罐定期檢驗檢測。
全員安全素質提升工程。
建立“考、培、測、學”一體化人員素質提升新模式。嚴格重點領域企業“兩類人員”考核和關鍵崗位從業人員資格準入考核,實施從業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現場抽考;實施“兩客一危”駕駛員行前安全測評;建立安全監管人員培訓考核大綱、教材體系,以及重點領域從業人員培訓教育課程體系,建設3—5處交通運輸生產安全宣教培基地;建立從業人員終身安全培訓教育云平臺,構建完善以線上教育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模式。
應急管理智慧化提升工程。
建設“1+13”省市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應急救援信息系統,建立完善重點領域基于情景構建的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專兼職應急隊伍,培育水上應急社會救援品牌、專業化危化品應急救援聯盟,探索綜合性應急基地與行業應急基地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完善優化跨部門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機制,以及長三角應急聯動處置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