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租賃作為共享經濟理念的體現,其早的雛形可追溯至1948年的瑞士,彼時多人共同使用一輛車,上一人用完車后,將車鑰匙交到下一個用車的人手中。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分時租賃在近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在美國就誕生了該領域獨角獸——Zipcar。
為何新增新能源分時租賃業務?
分時租賃出現的本質,是源于我國駕車出行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銳。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 在10年內,“有本無車”一族就將達到7億。而這一群體駕車出行意愿非常強烈,但受限于經濟條件或駕車出行的頻率太低而不愿買車,導致用車的供需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同時,城市為應對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常以限牌限號限行和收取擁堵費等鐵腕手段進行交通治理,導致很多車主用車頻率降低,形成大量閑置車輛。滴滴CEO程維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國內私家車閑置率高達95%,不僅導致停車難,還直接造車了大量閑置資源浪費。
而分時租賃作為共享租車領域內的一個分支,它把租車的時間切得更細碎,滿足用戶日內的中短途出行的需求。不僅使得車輛使用效率、供給進一步提升,還豐富了人們的短途出行選擇,使得城市出行矛盾得到解決。
與傳統租車主要滿足用戶自駕游、異地出行等場景下的出行需求不同,分時租賃面向用戶上下班通勤、工作日商務出行、城市內休閑活動代步、車型體驗等短租需求,提供車型更多樣、自由度更高的以分鐘或小時為計費單位的個性化出行選擇。
橫向看,與現存的短途出行方案相比,分時租賃在成本和體驗上也有一定的優勢。簡單說就是,讓用戶以比專車和私家車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個性化、更靈活的出行體驗。
另外,國家政策的支持,也給行業的發展添了一把熱火,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解讀分時租賃政策
部委政策
1、2018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
6月28日,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 (負面清單)(2018年版)》。負面清單指出,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汽車整車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2、工信部:進口乘用車企應及時報送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車積分數據
6月19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關于做好平行進口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數據報送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為做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工作,各平行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應及時報送其所進口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乘用車相關數據。
3、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明確加強網約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
近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網約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工作流程。通知明確了分級分類的處置方式:根據平臺公司違法違規行為嚴重程度和整改情況,綜合運用約談、暫停發布、下架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以及停止互聯網服務、6個月內停止聯網或停機整頓等措施。是否恢復互聯網服務,則需要聯合監管發起部門根據整改情況提出處置意見,在按照流程處理。
4、三部委:確定22城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
6月15日,交通部、公安部、商務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通知指出,經城市申報、各省初選推薦和專家評審,并經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研究同意,確定天津、石家莊、邯鄲、衡水、鄂爾多斯、蘇州、廈門、青島、許昌、安陽、襄陽、十堰、長沙、廣州、深圳、成都、瀘州、銅仁、蘭州、銀川、太原、大同等22個城市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通知明確按照實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圍繞完善城市配送物流基礎設施、推廣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普及應用、優化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推廣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推進信息互聯共享、落實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任務,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探索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新舉措、新經驗,按期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5、廣州新能源汽車地補或按國補1:0.5執行,停車費或可減免
6月5日,廣州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征求廣州市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政策公眾意見的通知》,該意見稿提出,除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不超過國補1∶1的比例給予地補外,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按照國補1:0.5的比例給予地補,且國補和地補資金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國補+地補+消費者支付金額)的60%。對在廣州市登記注冊的新能源汽車,廣州將探討試行中心城區停車費及部分市域高(快)速公路通行費減免。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6、廣東2016-2018年將補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近3億元
近日,廣東省發布《關于2016-2018年省級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資金計劃的公示》顯示,2016年至2018年,廣東省擬補貼2.96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補貼充換電設施2.86億元、智能服務平臺500萬元、加氫站500萬元。
7、廣東2018-2020年給予新能源汽車貼息支持,補貼限額為1億元
6月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全力推進公交電動化(含氫燃料電池汽車)。深圳市2017年已實現公交純電動化,廣州、珠海市2018年底實現公交電動化,珠三角其余各市到2020年前全部實現公交電動化(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比超85%);粵東西北各市市區到2020年電動公交車占比超80%。
2018-2020年,對省內生產并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貼息支持,標準為:尚未獲得國家購置補貼×不高于當年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0.5;對商用車貼息標準為:尚未獲得國家購置補貼×不高于當年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1。單個企業貼息補貼限額為1億元。
8、深圳出租車燃油附加費6月1日起升價,電動出租車不收取附加費
5月31日,深圳市發改委和市交委聯合下發文件,從6月1日凌晨零時起,深圳市行政區域內注冊運營的巡游出租車燃油附加費調整為3元,電動出租汽車不收取燃油附加費。
9、深圳發布純電動物流車補貼政策,單車三年補7.5萬
近日,深圳發布《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資助金額按照提供驅動動力的動力電池總儲電量,采取分段超額累退方式計算,資助資金分三年平均發放。每年考核運營達標的車輛可獲得當期資助,運營不達標的車輛不能獲得當期資助。
電池總儲電量中:30(含)kWh以下部分,每kWh資助750元;30-50(含)kWh部分,每kWh資助600元;50kWh以上部分,每kWh資助500元。單車三年資助總額不超過7.5萬元。
10、深圳將修訂網約車管理辦法,新注冊車輛需為純電動
近日,深圳就《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修正草案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提出“禁止非純電動車輛新注冊為網絡預約出租車”等新規定,而且要求車輛為軸距2650毫米以上的純電動小汽車。
2017年8月8日,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對分時租賃的認可,并承諾政府會在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
在政策推波助瀾下,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注冊運營分時租賃的企業超過370家。但繁華的背后,也透露出些許苦澀。目前只有少數企業投放車輛超過1000輛。車輛投放網絡密度的分散,導致用戶取還車體驗無法得到保證,用戶粘性弱,大多數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
分時租賃存在的弊端問題
擴張市場
思南公館是之諾1E分時租賃在上海市先投放的一個點。其車輛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使用之諾1E的消費者并不少,除了之諾外,榮威E50和奇瑞EQ的使用情況也非常不錯。在思南公館租賃點,本刊記者也發現了多輛電動車正在充電。
而離上海市區相距40公里左右的嘉定區安亭鎮,某分時租賃公司的車輛使用情況也非常良好,車輛管理人員直言,在該區域工作上下班高峰期間經常租不到車,周末時間車輛使用也比較緊張。
東軟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咨詢顧問張翔博士介紹,分時租賃模式始于瑞士,引進國內很晚,但是依托于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進步,這幾年在共享理念的推行下有了飛速發展。到今年年初,上海市的分時租賃模式已經運行了三年,市場運營和管理方式已相對成熟,而分時租賃在上海市的推廣和發展目前也在一個蓬勃發展期。
除了在上海地區之外,分時租賃在北京、杭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也較為良好,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尤其是上海、北京這樣交通十分擁堵的特大城市,分時租賃可以解決交通難題,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在嘗試著分時租賃的出行方式。特別是新能源車型受益于價格低和國家環保理念推動受到了各大租賃公司的青睞。
就上海地區而言,占據上海地區的分時租賃90%份額的EV card提供的僅包括寶馬之諾、榮威e50和奇瑞eQ三種電動車型。張翔介紹到,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不僅更加環保,租車程序簡單方便,而且由于充電免費,也會省去附加在消費者身上的一大筆加油費。
亂象叢生
隨著分時租賃逐漸發展壯大,其衍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除了北上深和杭州等大城市以外,分時租賃在全國發展十分緩慢,更為嚴峻的是其前景并不明朗。
張翔認為,分時租賃在相對較高的人口密度和交通管制嚴格的地區比較有優勢,但對于人口、交通壓力等規模較小城市而言,短時間內分時租賃很難有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發展的不平衡外,分時租賃遇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運行風險比較大。張翔介紹到,除了新能源車型的充電樁和新能源車都需要采購投入非常大以外,由于處于市場發軔階段,分時租賃市場競爭本身就非常激烈。為了提高市場份額,租賃公司須提高網點的密度,但是鋪設租賃點成本較高,這樣推遲了盈利期。
“對于一個分時租賃公司來說,在運營情況良好的情況下,一般也需要5年時間才能盈利?!睆埾韪嬖V記者。
除了以上問題外,分時租賃在實際使用中遇到的問題更為嚴重。首當其沖的就是管理監督上存在漏洞。據記者調查發現,盡管EV card在上海市已經投放了近千個點,市場運作比較成熟,但是在車輛使用中發生磕碰、毀壞問題后,缺乏合理的管理機制和處罰機制。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處于成本上的考慮,各個分時租賃點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責任人在管理,目前租賃市場監管一直處于空白階段。
更糟糕的是,因為缺乏監管,有部分私人電動車利用管理漏洞,在分時租賃點“免費”充電。此外,在一些停車位比較緊張的商業區、地鐵站附近和利用率較低的租賃點,也都存在著大量的燃油車占據分時租賃專用位置的情況。
新能源分時租賃產品也存在技術問題,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新能源車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在租賃公司網絡化運行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因為續航能力顯示錯誤造成的一些不必要的使用麻煩。
對于分時租賃市場來說,盡管存在種種問題,但目前仍處于一個很好的發展階段,各大租賃公司依然在不停地“走馬圈地”。在投資人眼里,這僅僅是剛剛登臺的“萬億級”的市場。
為何新增新能源分時租賃業務?
分時租賃出現的本質,是源于我國駕車出行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銳。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 在10年內,“有本無車”一族就將達到7億。而這一群體駕車出行意愿非常強烈,但受限于經濟條件或駕車出行的頻率太低而不愿買車,導致用車的供需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同時,城市為應對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常以限牌限號限行和收取擁堵費等鐵腕手段進行交通治理,導致很多車主用車頻率降低,形成大量閑置車輛。滴滴CEO程維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國內私家車閑置率高達95%,不僅導致停車難,還直接造車了大量閑置資源浪費。
而分時租賃作為共享租車領域內的一個分支,它把租車的時間切得更細碎,滿足用戶日內的中短途出行的需求。不僅使得車輛使用效率、供給進一步提升,還豐富了人們的短途出行選擇,使得城市出行矛盾得到解決。
與傳統租車主要滿足用戶自駕游、異地出行等場景下的出行需求不同,分時租賃面向用戶上下班通勤、工作日商務出行、城市內休閑活動代步、車型體驗等短租需求,提供車型更多樣、自由度更高的以分鐘或小時為計費單位的個性化出行選擇。
橫向看,與現存的短途出行方案相比,分時租賃在成本和體驗上也有一定的優勢。簡單說就是,讓用戶以比專車和私家車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個性化、更靈活的出行體驗。
另外,國家政策的支持,也給行業的發展添了一把熱火,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解讀分時租賃政策
部委政策
1、2018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
6月28日,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 (負面清單)(2018年版)》。負面清單指出,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汽車整車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2、工信部:進口乘用車企應及時報送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車積分數據
6月19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關于做好平行進口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數據報送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為做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工作,各平行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應及時報送其所進口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乘用車相關數據。
3、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明確加強網約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
近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網約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工作流程。通知明確了分級分類的處置方式:根據平臺公司違法違規行為嚴重程度和整改情況,綜合運用約談、暫停發布、下架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以及停止互聯網服務、6個月內停止聯網或停機整頓等措施。是否恢復互聯網服務,則需要聯合監管發起部門根據整改情況提出處置意見,在按照流程處理。
4、三部委:確定22城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
6月15日,交通部、公安部、商務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通知指出,經城市申報、各省初選推薦和專家評審,并經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研究同意,確定天津、石家莊、邯鄲、衡水、鄂爾多斯、蘇州、廈門、青島、許昌、安陽、襄陽、十堰、長沙、廣州、深圳、成都、瀘州、銅仁、蘭州、銀川、太原、大同等22個城市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通知明確按照實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圍繞完善城市配送物流基礎設施、推廣新能源物流配送車輛普及應用、優化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推廣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推進信息互聯共享、落實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任務,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探索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新舉措、新經驗,按期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5、廣州新能源汽車地補或按國補1:0.5執行,停車費或可減免
6月5日,廣州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征求廣州市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政策公眾意見的通知》,該意見稿提出,除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不超過國補1∶1的比例給予地補外,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按照國補1:0.5的比例給予地補,且國補和地補資金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國補+地補+消費者支付金額)的60%。對在廣州市登記注冊的新能源汽車,廣州將探討試行中心城區停車費及部分市域高(快)速公路通行費減免。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6、廣東2016-2018年將補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近3億元
近日,廣東省發布《關于2016-2018年省級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資金計劃的公示》顯示,2016年至2018年,廣東省擬補貼2.96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補貼充換電設施2.86億元、智能服務平臺500萬元、加氫站500萬元。
7、廣東2018-2020年給予新能源汽車貼息支持,補貼限額為1億元
6月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全力推進公交電動化(含氫燃料電池汽車)。深圳市2017年已實現公交純電動化,廣州、珠海市2018年底實現公交電動化,珠三角其余各市到2020年前全部實現公交電動化(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比超85%);粵東西北各市市區到2020年電動公交車占比超80%。
2018-2020年,對省內生產并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貼息支持,標準為:尚未獲得國家購置補貼×不高于當年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0.5;對商用車貼息標準為:尚未獲得國家購置補貼×不高于當年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1。單個企業貼息補貼限額為1億元。
8、深圳出租車燃油附加費6月1日起升價,電動出租車不收取附加費
5月31日,深圳市發改委和市交委聯合下發文件,從6月1日凌晨零時起,深圳市行政區域內注冊運營的巡游出租車燃油附加費調整為3元,電動出租汽車不收取燃油附加費。
9、深圳發布純電動物流車補貼政策,單車三年補7.5萬
近日,深圳發布《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資助金額按照提供驅動動力的動力電池總儲電量,采取分段超額累退方式計算,資助資金分三年平均發放。每年考核運營達標的車輛可獲得當期資助,運營不達標的車輛不能獲得當期資助。
電池總儲電量中:30(含)kWh以下部分,每kWh資助750元;30-50(含)kWh部分,每kWh資助600元;50kWh以上部分,每kWh資助500元。單車三年資助總額不超過7.5萬元。
10、深圳將修訂網約車管理辦法,新注冊車輛需為純電動
近日,深圳就《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修正草案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提出“禁止非純電動車輛新注冊為網絡預約出租車”等新規定,而且要求車輛為軸距2650毫米以上的純電動小汽車。
2017年8月8日,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對分時租賃的認可,并承諾政府會在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
在政策推波助瀾下,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注冊運營分時租賃的企業超過370家。但繁華的背后,也透露出些許苦澀。目前只有少數企業投放車輛超過1000輛。車輛投放網絡密度的分散,導致用戶取還車體驗無法得到保證,用戶粘性弱,大多數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
分時租賃存在的弊端問題
擴張市場
思南公館是之諾1E分時租賃在上海市先投放的一個點。其車輛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使用之諾1E的消費者并不少,除了之諾外,榮威E50和奇瑞EQ的使用情況也非常不錯。在思南公館租賃點,本刊記者也發現了多輛電動車正在充電。
而離上海市區相距40公里左右的嘉定區安亭鎮,某分時租賃公司的車輛使用情況也非常良好,車輛管理人員直言,在該區域工作上下班高峰期間經常租不到車,周末時間車輛使用也比較緊張。
東軟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咨詢顧問張翔博士介紹,分時租賃模式始于瑞士,引進國內很晚,但是依托于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進步,這幾年在共享理念的推行下有了飛速發展。到今年年初,上海市的分時租賃模式已經運行了三年,市場運營和管理方式已相對成熟,而分時租賃在上海市的推廣和發展目前也在一個蓬勃發展期。
除了在上海地區之外,分時租賃在北京、杭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也較為良好,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尤其是上海、北京這樣交通十分擁堵的特大城市,分時租賃可以解決交通難題,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在嘗試著分時租賃的出行方式。特別是新能源車型受益于價格低和國家環保理念推動受到了各大租賃公司的青睞。
就上海地區而言,占據上海地區的分時租賃90%份額的EV card提供的僅包括寶馬之諾、榮威e50和奇瑞eQ三種電動車型。張翔介紹到,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不僅更加環保,租車程序簡單方便,而且由于充電免費,也會省去附加在消費者身上的一大筆加油費。
亂象叢生
隨著分時租賃逐漸發展壯大,其衍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除了北上深和杭州等大城市以外,分時租賃在全國發展十分緩慢,更為嚴峻的是其前景并不明朗。
張翔認為,分時租賃在相對較高的人口密度和交通管制嚴格的地區比較有優勢,但對于人口、交通壓力等規模較小城市而言,短時間內分時租賃很難有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發展的不平衡外,分時租賃遇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運行風險比較大。張翔介紹到,除了新能源車型的充電樁和新能源車都需要采購投入非常大以外,由于處于市場發軔階段,分時租賃市場競爭本身就非常激烈。為了提高市場份額,租賃公司須提高網點的密度,但是鋪設租賃點成本較高,這樣推遲了盈利期。
“對于一個分時租賃公司來說,在運營情況良好的情況下,一般也需要5年時間才能盈利?!睆埾韪嬖V記者。
除了以上問題外,分時租賃在實際使用中遇到的問題更為嚴重。首當其沖的就是管理監督上存在漏洞。據記者調查發現,盡管EV card在上海市已經投放了近千個點,市場運作比較成熟,但是在車輛使用中發生磕碰、毀壞問題后,缺乏合理的管理機制和處罰機制。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處于成本上的考慮,各個分時租賃點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責任人在管理,目前租賃市場監管一直處于空白階段。
更糟糕的是,因為缺乏監管,有部分私人電動車利用管理漏洞,在分時租賃點“免費”充電。此外,在一些停車位比較緊張的商業區、地鐵站附近和利用率較低的租賃點,也都存在著大量的燃油車占據分時租賃專用位置的情況。
新能源分時租賃產品也存在技術問題,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新能源車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在租賃公司網絡化運行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因為續航能力顯示錯誤造成的一些不必要的使用麻煩。
對于分時租賃市場來說,盡管存在種種問題,但目前仍處于一個很好的發展階段,各大租賃公司依然在不停地“走馬圈地”。在投資人眼里,這僅僅是剛剛登臺的“萬億級”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