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技術系列團標征求意見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1月12日發布通告,由北京市道路運輸協會牽頭組織實施的《北京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技術規范》、《北京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系統平臺技術規范》、《北京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系統通信協議》三項團體標準,現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編制工作。
為使標準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現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對標準內容提出建議和意見。請于2023年2月12日之前將征求意見反饋表以電子郵件形式反饋至北京市道路運輸協會。
另據消息,2022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安全監督與應急處與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總隊十五支隊針對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管工作,召開第二次執法工作研討交流會。會議達成三點共識,一是總隊十五支隊“向前一步”參與《北京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系統》建設,提出網絡執法數據應用需求;二是《北京市道路運輸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信息系統》建成后,向執法部門開放更多的底層數據,為后續重點營運車輛網絡執法提供數據支撐;三是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加強社會化衛星定位系統監控平臺監督檢查,督促監控平臺規范、及時、全量傳輸數據。
01
主機
主機應符合JT/T 794-2019中的4.1.1和JT/T 1076-2016中4.2.1的規定,并包含以下接口和模塊:
——主機應具有的數據接口包括不少于5路視頻信號輸入接口、2路音頻信號輸入接口、1路音視頻信號輸出接口、1路RS485接口、1路RS232接口、1路10M/100M自適應網絡接口、1路CAN接口、1路USB Host2.0或以上標準接口;
——汽車行駛記錄儀功能模塊應符合GB/T 19056要求;
——衛星定位功能模塊應符合JT/T 794要求;
——視頻監控功能模塊應符合JT/T 1076要求;
——具備用于實現車輛運行監測功能的數據采集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
——具備用于實現駕駛員行為監測功能的數據采集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
——具備用于通過聽覺、視覺或觸覺行報警提示的設備或模塊。
02
存儲器
1
主存儲器
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應安裝主存儲器,滿足以下要求:——存儲介質應支持SSD硬盤、SD卡、TF卡其中之一,且可支持多種介質;——存儲容量支持不少于256GB的常見規格;——主存儲器應具有一定的防碰撞保護功能,應支持使用專用工具在非拆機方式下手動裝卸;——對存儲器內部數據應具有不易打開、防止篡改的保護功能;——應具有USB Device 2.0或以上接口。2
災備存儲器
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應安裝災備存儲器,除符合JT/T 1076-2016中附錄B中的最低性能要求,具有防水、防火、防塵、防碰撞、防跌落等性能外,應滿足以下要求:——IP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66;——應具有USB Device 2.0或以上接口;——存儲容量支持不少于32GB的常見規格;——對存儲器內部數據應具有不易打開、防止篡改的保護功能。
03
報警設置要求
1
疲勞狀態及疲勞駕駛報警
疲勞狀態報警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應能夠通過面部監測的方式識別到駕駛員疲勞駕駛狀態,對駕駛員進行報警提示,同時保存報警點駕駛員面部特征照片和視頻信息,事件驅動并實現本地存儲和遠程存儲,且具備以下功能:——能夠在全部工況環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順光、側光逆光、樹蔭陽光交替閃爍、車輛震動、風雪雨霧天氣等)實現駕駛員駕駛狀態識別;——在駕駛員佩戴帽子、眼鏡、墨鏡(紅外可穿透)、口罩等情況下正常工作;——能夠識別駕駛員眼部動作;——能夠識別駕駛員打哈欠動作;——能夠結合眨眼動作和打哈欠動作進行綜合識別分析識別和報警總時間延遲小于2s;報警級別宜為高風險報警。疲勞駕駛報警當車輛行駛過程中,通過監測駕駛員狀態的攝像頭定時拍攝、比對駕駛員人臉照片的面部特征,通過計算分析同一駕駛員的實際連續駕駛時間,包括:——日間連續駕駛時間超過4小時(每次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夜間連續駕駛時間超過2小時(每次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在24小時累計駕駛時間超過8小時;——任意連續7天內累計駕駛時間超過44個小時的駕駛狀態。2
長時間不目視前方報警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能夠對駕駛員長時間不目視前方的情況進行識別和分析,對駕駛員異常情況進行報警提示,同時保存報警點駕駛員面部特征照片和視頻信息,事件驅動并實現本地存儲和遠程存儲,且具備以下功能:——能夠在全部工況環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順光、側光、逆光、樹蔭陽光交替閃爍、車輛震動等),根據設定的臉部左右和上下角度闕值,實現對駕駛員不目視前方的識別;——可在駕駛員佩戴帽子、眼鏡、墨鏡(紅外可穿透)、口罩等情況下正常工作;——能夠區分車輛轉向、倒車、駕駛員觀察后視鏡等情況與不目視前方狀態;并可根據實際要求,確定不目視前方報警提示閾值;——不目視前方行為識別和報警總時間延遲小于2s;——車速低于20km/h時抑制報警;——報警觸發時間間隔不高于180s,默認設置為60s;——當車速高于50km/h時,報警級別宜為一般風險報警;車速低于50km/h時,報警級別宜為低風險報警。6
抽煙報警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應能對駕駛員抽煙的行為進行識別和分析,對駕駛員違規行為進行報警提示,同時保存報警點駕駛員面部特征照片和視頻信息,事件驅動并實現本地存儲和遠程存儲,且具備以下功能:
——能夠在全部工況環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順光、側光、逆光、樹蔭陽光交替閃爍、車輛震動等)實現抽煙行為識別;
——能夠識別香煙物品;
——能夠識別抽煙動作;
——能夠結合香煙物品和抽煙動作進行綜合識別,識別和報警總時間延遲應小于2s;
——車速低于10km/h時抑制報警;
——報警觸發時間間隔不高于300s,默認設置為120s;
——當車速高于50km/h時,報警級別宜為高風險報警;車速低于50km/h時,報警級別宜為一般風險報警。
7
信息交互要求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應能對駕駛員接打手持電話的行為進行識別和分析,對駕駛員違規行為進行報警提示,同時保存報警點駕駛員面部特征照片和視頻信息,事件驅動并實現本地存儲和遠程存儲,且具備以下功能:
——能夠在全部工況環境下(至少包括白天、夜晚、順光、側光、逆光、樹蔭陽光交替閃爍、車輛震動等)實現接打手持電話行為識別;
——能夠識別手持電話物品;
——能夠識別接打手持電話動作;
——能夠結合手持電話物品和接打電話動作進行綜合識別分析,識別和報警總時間延遲小于2s;
——車速低于10km/h時抑制報警;
——報警觸發時間間隔不高于300s,默認設置為120s;
——當車速高于50km/h時,報警級別宜為高風險報警;車速低于50km/h時,報警級別宜為一般風險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