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衛星定位: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應屬GPS定位。相對來說,GPS定位技術比較成熟,精度較高,與其它區域衛星對比,GPS已實現全球定位;它的覆蓋面更廣,因此具備較大優勢。現時,國內的北斗定位也在慢慢布局,定位的精度在于GPS/北斗的民用定位精度。
2、WIFI定位:它是根據WIFI路由器的所在位置為中心進行定位,主要通過解析連接WIFI的寬帶地址。相對來說,WIFI信號強,且定位精度高,具有顯著的作用。但不足的是,通過WIFI定位的范圍較窄,不能定位到路由器有線范圍以外的地方,范圍大致在WIFI連接的寬帶附近;且數據無法上傳,WIFI與地圖之間沒有有效的連接方式。該瓶頸問題還有待克服。
3、基站定位:它主要獲取SIM卡的移動網絡信號,通過解析SIM卡所通信的基站來實現定位。移動網絡基站信號塔覆蓋面積大,數據更安全可靠。不足的是基站定位依賴基站的分布間距來決定它的位置,如果基站間的分布間距大,其定位的誤差就越大;在發達地區,由于基站點分布密集,定位效果與偏遠地區來說效果相差甚遠。所以說,基站定位不夠穩定。
以上是不同定位方式的區別。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網絡定位跟GPS定位的區別大了去了。
網絡定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WIFI小區定位,是根據WIFI路由器所在位置進行定位,這種定位精度比較高(因為一個WIFI小區的范圍不過就是十來米),但不可靠,因為谷歌沒有辦法記錄下地球上每個路由器的位置,所以不時有定位到其他地方、甚至其他省市的現象。
網絡定位的另一種方式是基站定位,這種定位可靠,但誤差大,原因是這種定位方式依賴于基站分布密度。發達地區的城區定位精度會比較高,目前最高可達幾十米到百米以內。但邊遠地區基站分布間距比較大的時候,誤差會很大,有時甚至可達數公里以上。
網絡定位的共同特點是速度快,只要聯網,瞬間可以定位,任何手機都可以秒定。
GPS定位依賴于太空中的衛星,特點是首次定位反應慢,目前蘋果等品牌手機冷啟動首次定位也需要10秒甚至20秒以上。但定位精確,不受網絡限制,在荒無人煙的沙漠海上都可以定位,而且精度高,一般不超過20米,最高甚至可達2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