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定位器的精度如何?
gps定位器通常使用是精度為0.3 m的gps定位系統。但是,0.3m的定位精度只能應用于軍事領域,在開放的民用應用中,gps全球衛星系統的精度為3m。 但其實在實際應用中,定位精度能達到3m是理想的狀態。換句話說,gps定位器要被放置在空曠的地方,且天氣情況較好,那么gps信號就會非常強,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發生3m的誤差。實際中許多因素(例如天氣,建筑物等)都能影響gps定位器的定位精度。因此,gps定位器通常無法達到3m的精度。
那么定位器可以達到的實際最大精度是多少呢?一般來說,大約是10m。gps定位精度由許多因素決定,出現gps位置漂移或位置偏差的原因是什么?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這種現象呢?讓我們一一分析原因。
二、外部影響因素
先從外部條件開始。主要是4個方面:大氣層、衛星始終錯誤、星歷錯誤、可見性衛星數量和衛星分布等可變性的外部因素。
三、人為影響因素
同樣,人為因素也會影響接收終端的精確定位:
1.多徑效應(gps信號被其他表面反射到接收器天線中)
由于接收終端周圍環境的影響,多徑效應是接收到的衛星信號被反射和折射。例如,在高層建筑和叢林叢林中,衛星信號被反射或折射的可能性非常大。
2.SA政策
SA政策是美國政府采取限制gps定位精度的政策,并在gps信號中添加高頻抖動以降低精度。
3.人為因素
諸如汽車中的電磁脈沖或其他電子產品等因素都會或多或少干擾到定位,但這些影響是可控的。除終端的環境對定位精度有很大影響之外,設備自身的硬件條件也會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低端的芯片雖價格低廉,但缺陷也非常明顯,尤其在城市或復雜的地形中,其弊端突出,偏差就會相對較大,達到100米甚至數百米。
四、我們能為高精度gps定位器做什么呢?
1.應在開闊地形的區域內進行衛星搜索,盡量避免諸如高層建筑物或地下室等衛星信號的盲區。
2.如果經常出現信號漂移的情況,則可以為終端配備外部天線,以獲得更好的衛星信號接收效果。
3.在購買gps定位器,需注意硬件制造商選用的芯片類型,在購買之前,請多次檢查gps芯片。當前主流gps芯如下:
綜上所述。在使用時,我們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對接收終端本身的影響,并最大程度地給gps提供良好的使用環境,使其能夠體現定位導航的優勢。當然,高精度并不是您應該購買或使用gps定位器的唯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