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種情況很大原因是因為工地上的車輛調度沒做好。常見的有兩個原因:第一,工地車輛管理人員錯誤地估計了車輛到達時間以及完整一整個流程所需要的時間。第二,車輛管理人員做出的工作排期沒有問題,但遇上了突發情況,比方說堵車、交通事故等。
不管是哪種原因都對工地的正常運行有一定的影響。畢竟,僅靠人為憑空估計是免不了出現誤差的,這也是為什么到處都在強調“智能化”的原因。針對工地用車調度,最適合的智能化工具不外乎就是GPS定位技術了。給工地上需要調度的車輛安裝上GPS定位器,不僅能解決壓車問題,還能在這基礎上減少油耗成本。
首先,根據地點設點,GPS定位器能夠利用衛星定位技術提親觀測到路面情況,給管理者以及司機制定出最適合的行車路線,完美避開因各種可能導致的道路擁堵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根據所有的時間來判斷一輛車完成整個流程所需要的時間,繼而去制定工地車輛的運行排期,實現正常的工作銜接,減少時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而減少油耗成本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的。工地上一定不會缺的就是混凝土攪拌車,這類車的特點就是工作時間必須保持軸輪是不同轉動的,這樣里面的額混凝土才不會干。如果工地上的“壓車”情況嚴重,別的車輛倒是可以熄火等待,混凝土攪拌車就必須得時時刻刻都工作著。長期累積下來,所浪費的油耗成本也就不是個小數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