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導彈都是用了多種制導方式組合的復合制導。GPS制導只是其中的一種,它定位精度高,使用成本低,反應速度快,確實很好用,但也絕非必不可少。
彈道導彈
第二,像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空地導彈等。它們的制導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主動、半主動制導,一種是被動制導。比如紅外制導,紅外成像制導,都是奔著熱源的紅外信號就去了,發射后都不用管,只要紅外信號不丟失就能擊中目標。半主動雷達制導、主動雷達制導是依靠雷達反射信號追蹤目標,只要雷達緊緊鎖定,導彈就不會迷茫,很堅定的干掉敵人。專門打擊雷達的反輻射導彈也是一樣,這些導彈都不依賴GPS制導。
GPS制導
第三,單兵使用的便攜式導彈,基本都是紅外制導、雷達制導或者是線導。線導就更可靠了,可以遙控制導,根本不需要GPS。
單兵導彈
第四,依靠GPS比較多的是。巡航導彈射程遠,速度慢,需要精確定位,所以在飛行中端通常會用GPS定位,修正航線。但如果沒有GPS,巡航導彈還有地形、影像匹配,雷達制導,慣性制導等多種手段。只不過在定位精度上確實要下降不少。以前用一發巡航導彈搞定的事情,現在需要更多的導彈才能完成,降低了攻擊效率。
巡航導彈
第五,GPS制導的炸彈和炮彈肯定是無法保證精度了,但激光制導炸彈仍然可以愉快的玩耍。
所以,為了保證核心技術不被他國掌控,有實力的國家都會自主研發導航系統。中國研發了北斗導航系統,俄羅斯開發了GLONASS導航系統,歐洲開發了伽利略導航系統。就是為了不受美國的制約和要挾。
另外這里說說關于導彈制導的其他方式:
GPS(全球定位系統)制導
GPS制導原理就是經緯度定位,導彈本身坐標與預設坐標相匹配,有點類似你開手機導航。GPS全球定位系統首先應用于美國,1994年完成了24顆衛星的部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世界各國都非常依賴美國的GPS系統。但是現在,中國北斗、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相繼問世,即便美國關閉了GPS系統別的國家依舊可以使用自己的導航系統進行導航,而且精度不比美國差。
無線電指令制導
無線電指令制導就是根據地面雷達測算出導彈運行軌跡和參數,然后對比正確的參數,再將需要修正的參數通過無線電發送給導彈,導彈接收到修正參數后進行修正。這種指導方式在早期彈道導彈上應用非常廣泛,但是由于容易受到干擾,需要大量地面設備配合,所以很快就淘汰了。
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制導方式,特別是彈道導彈。慣性制導的原理就是導彈內的慣性裝置利用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測算出導彈目前運行參數,然后內部解算結果對比預先設定參數,得出誤差并生成修正參數傳送給控制機構。早期用機械式,誤差大,現在慣性制導已經實現電子化,精度大大提高。下圖就是慣性制導的關鍵部件陀螺儀,當然導彈上用的高精度陀螺儀不是你手機上用的那種。
天文星光制導
天文星光制導聽起來挺牛逼,其實就是導彈把看到的天文圖像和預先設定的天文圖像進行對比,內部解算誤差和修正參數傳送給導彈控制系統進行修正。星光制導通常和慣性制導配合使用。優點是不受干擾精度高,缺點是必須能看見星星采用啟動星光制導系統,否則只能用慣性制導。
圖像匹配
圖像匹配就是把導彈看到的圖像和預先設定圖像匹配,解算出誤差和修正方案。一般用于巡航導彈制導,但是也有少部分彈道導彈末端制導也采用圖像匹配,比如潘興中程導彈末端就是景象匹配。
這么多種導彈制導方式可以采用,所以并不會收到美國的制約和要挾。沒有GPS系統還可以選擇,中國的北斗、俄國的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