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車輛北斗/GPS 定位監控調度系統目的及意義
GPS 即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由距離地球 2 萬多公里的 24 顆人造衛星,基本均勻地分布在 6 個軌道平面內組成的衛星網向地球不斷發射定位信號,用戶通過 GPS 接收設備(接收機)接收 3 顆或 3 顆以上的 GPS 衛星信號,經信號處理而獲得用戶位置、速度等信息,從而實現對目標進行準確定位的高科技技術。GPS 監控調度系統指把先進的 GP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應用于車輛監控、調度和報警等方面構建的一套軟硬件系統。這個系統在客車、貨車、公安、押運、危險品運輸等車輛上安裝一套具有 GPS 定位功能和通訊(通常為 GSM 短信、GPRS 或 CDMA 1X 三種模式)功能的車載 GPS 終端,通過車載的手機卡發送短信或網絡(GPRS 或 CDMA)信號到 GPS 平臺,GPS 平臺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存儲處理并發送到 GPS 調度計算機,GPS 調度計算機通過 GPS 調度軟件或互聯網連接 GPS 平臺,查看車輛運行軌跡,車輛狀態,油耗情況,報警等,并對車輛進行監控調度和管理。
二.車輛北斗/GPS 定位監控調度系統目的與意義:
1.成本控制:對車輛進行實時的跟蹤定位與車輛運行狀態的監督,油量的消耗的合理性與非合理性以及加油量情況監管;歷史線路、狀態、油耗、里程數以及各種費用與實際比較(公車私用、謊報過橋、過路費、能源費用),建立車管制度重要依據。截制公有資源的浪費與流失。
2.提高的效力:科學是一生產力——科技化信息化。車輛位置、狀態等信息實時更新與調度平臺建立了快的信息通道,確保調度平臺制定佳的調度方案以及減輕調度工作量,達到科學調度、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及周轉率。
3.提高安全:對車輛行車速度,路線,疲勞駕駛,以及緊急求助等各種安全問題進行嚴格把關,確保人生與財產安全。
4.統計與決策:對車輛的里程,油耗,時間,速度,方位,報警,等各種大量數據進行科學統計,為更高水平的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