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這一結果并不令人意外,因為GPS III項目目前由其負責,該計劃首批將制造10顆衛星。該公司也是這份最新衛星合同的唯一競標者,合同內容是再生產22顆衛星。
美國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在一份聲明中說:“從指引方向,到從ATM機上取現,或是在證券交易所交易,世界都依賴GPS。這些新衛星的精確度和抗干擾能力都將提高,從而更具適應性。”
美國的洛馬公司、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于2016年獲得項目第一階段合同,即備戰可行性研究,但后兩家公司由于種種原因退出了該項目。
波音公司于今年4月份證實,該公司沒有參與競標,稱競標“強調對當前GPS規格的成熟生產,不重視低成本、有效載荷的性能或靈活性”。當月晚些時候,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也承認,該公司決定不參與競標,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凱西·沃登說,這個機會“沒有吸引力”。
盡管合同的競爭可能沒有美國空軍預期的那么激烈,但空軍仍對該項目的采購策略大加贊賞。空軍說,通過取消評審和加快渠道選擇——可能因為只有一個投標者——可以比原計劃縮短5個月的時間。
GPS定位系統終端
洛馬公司已于上月將第一顆GPS III衛星從科羅拉多州的巴克利空軍基地運往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最新的這一批名為GPS IIIF的后續衛星,預計于2026年首次發射。
據美國新聞網站9月15日報道稱,美國空軍宣布一項72億美元的訂單,建造下一代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研發和部署第三代加強版GPS衛星被視為美軍應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威脅的一項重要舉措。
報道稱,美國空軍14日宣布由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22枚GPS IIIF型全球定位衛星,并在2026年開始送入太空。美國空軍部長威爾遜今年5月在參議院作證時說,空軍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將空軍太空司令部用于研發和試驗的經費提升33%,提供對美軍太空資源的保護,應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